
当地时间6日上午,俄罗斯国防部代表在位于莫斯科的中央军事博物馆向参加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红场阅兵的中国阅兵方阵代表颁发了纪念勋章,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阅兵中国方阵的三个执行分队长,陆军、海军、空军平行成排,一起行进,这在整个队伍的编成中是史无前例的。
胜利日红场阅兵:解放军仪仗队排外国方阵之首分享到: 2015-05-08
10:53来源:网络编辑:LT
5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彩排中列队行进。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总彩排。
当地时间上午10点,将于9日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的112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整齐列队,进入莫斯科中央军事博物馆展览大厅。俄国防部代表洛吉诺夫上校将“1941-1945年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勋章”佩戴在受勋官兵左胸。这枚勋章为金色,呈圆形,上有麦穗、红场、克里姆林宫等浮雕图案,配有金色和红色相间的缎带。
5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彩排中列队行进。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总彩排。
5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彩排中列队行进。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总彩排。
5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彩排中列队行进。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总彩排。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5月4日夜,莫斯科红场,参加胜利日阅兵夜间彩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伴着军乐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正步踏过红场的青石路。那一刻,俄罗斯观众沸腾了。欢呼,喝彩,随着节奏拍手,伴着旋律哼唱。不少人举着手机拍摄,有人追随他们直至彩排结束。聚光灯下,五星红旗指引的中国军人是耀眼的明星。
三军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一直记得靶场的第一次彩排合练。当中国军人用俄语唱起《喀秋莎》,以铿锵演绎柔情,52个俄罗斯阅兵方队齐声喝彩,有人边听边掉泪,有人加入合唱。
这两天,朋友圈、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常被同一条新闻刷屏:红场阅兵彩排,中国军人的正步。每次彩排结束,总有新一波视频来袭,“兵哥哥的大长腿”立即引来众人围观留言。有人说,中国军人“又萌又帅又可爱”。有人说,“我们中国军人棒棒的”。中国军人的挺拔英姿、标准正步、强大气场,确实让人一见倾心。排在10个外国方阵之首的中国仪仗兵队列,战士平均身高1.88米,个个都是帅小伙。不论军姿跨立还是正步前踢,那份自信、刚毅和精气神,都是中国军人形象的最佳诠释。
一向“高冷”“傲娇”的俄罗斯红星电视台、24小时新闻频道等本地媒体也罕见地把镜头对准第一次亮相、颇有神秘感的中国仪仗队。站在中国方阵最前方的护旗手张洪杰也许是摄影师镜头里出现最多的中国军人。他担任过1999年和2009年两次国庆阅兵的仪仗队护旗手,如今又引领中国方阵在红场亮相。
中国仪仗队的步伐每分钟116步,每步75厘米,这和俄罗斯军人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厘米的大正步有所不同,却显得更为紧凑齐整,富有韵律。由于排练时间不规律,仪仗队的官兵有时凌晨3时起床,4时出发前往靶场,作息完全打乱。不过,不少战士告诉记者,训练强度其实没有国内大,适应环境也没那么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红场阅兵方队总领队徐洪生少将在授勋仪式上代表中国受勋官兵表示感谢。他说,这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军的友好关系。
李本涛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大队长,他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这次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所有参加卫国战争的战士的深情缅怀和敬意,也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真心、诚心和信心,这次阅兵,中国方阵有很多亮点。